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效果
2022-09-14 17:24 編輯
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效果
王靜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山東青島266000
【摘要】目的 對老年抑郁癥患者接受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的實際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將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間已確診的62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共計31例,開展一般護理干預),另外接受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的31例患者自動劃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護理前后的抑郁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前抑郁狀態與對照組相比未發現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抑郁狀態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較呈更高顯示,其評估值為93.55%、70.97%,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中,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可大幅度改善患者抑郁狀態,對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也具有重要幫助。王靜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山東青島266000
【關鍵詞】老年抑郁癥;認知性心理護理;護理效果
Effects of cognitive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in the care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ctual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62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had been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31 cases,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31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automatical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epressive st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nursing depressive st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epressive state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valuation value was 93.55% and 70.97%,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he use of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car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pressive state of patients, which is also of great help to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Keywords】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Cognitive psychosocial care; Care effect
抑郁癥作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概率較高的精神障礙問題之一,抑郁癥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意志消沉等臨床癥狀這一疾病還會為患者帶來身體不適以及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問題,此外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在早晨較為嚴重,在夜間較為輕微[1]。老年抑郁癥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整體的治療周期較長,這將會對患者的家庭生活以及社會功能造成其他影響,情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患者滋生輕生等負面情緒,具有很強的危害性[2]。老年抑郁癥病人經常會出現軀體疾病,就包括患者會存在聽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以及對患者性格造成影響,導致患者性格固執、偏激,這將會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極大影響。為此就需要采取確實有效的護理措施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為患者的治療效果提供保證,本文將重點研究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間已確診的62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信息資料納入計算機系統并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31例,觀察組31例。
對照組:男/女人數分別18例、13例,年齡介于68-84歲范圍內,均值處于(76.6±4.9)歲,病程介于3-8年之間,均值(5.2±1.6)年。
觀察組:男/女人數分別19例、12例,年齡介于67-83歲范圍內,均值處于(76.8±4.7)歲,病程介于3-7年,均值(5.3±1.5)年。
組間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安全護理:老年抑郁癥患者在護理中,由于部分患者會存在自殺傾向,因此在這一期間護理人員就需要對患者的安全護理工作加以重視,所以護理人員需與患者進行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在患者護理中,要做到態度和藹、語言親和,利用鼓勵以及引導等語言方式對患者的訴求進行傾聽,同時給予患者正確的指導意見,保證患者能夠充分感受到尊重以及理解,逐步取得患者的信任。在進行患者護理中需要將患者安排在易于觀察的房間之內,保證房間的設施安全以及光線明亮,有效避免患者自殺行為的發生。需叮囑患者家屬要加強患者的保護,有效控制患者的自殺危險,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避免麻痹大意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颊咴谧詺⑶?,會通過語言表達一定傾向,所以護理人員以及家屬在實際工作中就需要對此加以重視,從而嚴加防范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2)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在患者護理中,需要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就包括對患者進行具有目的性以及計劃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護理中還需要注重加強患者與周圍人員的交往,通過對患者不斷進行心理暗示以及鼓勵,保證患者對生活的信心能得到有效激發,在實際護理中避免對患者提出過高的要求,這將會對患者的積極性造成影響。通過不斷促進患者與社會的溝通交流,叮囑患者家屬及其朋友多對患者進行鼓勵,護理人員需積極為患者組織各種娛樂活動,并且鼓勵患者參與,通過各種活動對患者的注意力進行分散以及轉移,幫助患者確認自身能力以及價值,這對患者的認知重建具有重要幫助。
(3)加強患者營養睡眠以及用藥方面的護理工作:老年抑郁癥患者的不良認知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軀體不適以及睡眠障礙等,護理人員在患者的護理中,就需要注重對患者的不良認知進行有效改變,保證患者能充分認識到抑郁癥這一疾病的根源所在,對患者在生理上的不適感進行有效調整。
另外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營養方面的護理工作,這就要求在患者的進食中,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家屬陪伴患者進行就餐,叮囑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做到少食多餐,在睡眠前督促患者喝杯熱牛奶,避免觀看興奮刺激的電視節目以及娛樂活動,實現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
老年抑郁癥在臨床護理中,部分患者除服用抗抑郁藥物之外,還需服用多種有關軀體疾病治療的藥物,護理人員在進行患者的藥物護理中,就需要注意對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相互作用加以注意,在患者藥物護理中加強觀察以及健康教育工作,保證患者及其家屬能準確掌握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由于部分患者反應較為遲鈍,行對于藥物的不良反應很難做到主動訴說,所以就需要患者護理人員對患者加強觀察。部分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所以護理人員就需要對患者進行監督,保證患者能嚴格按照醫囑進行相關藥物服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重要作用,對患者的病理癥狀進行有效緩解。在患者服藥后,還需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藥物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同時做好記錄工作,在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向醫生進行反映。
(4)對患者家屬提供相應的支持以及健康教育工作:在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中,護理人員在加強患者護理的同時,還需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加以重視,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正確指導,保證患者家屬能熟練掌握抑郁癥這一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預防復發的相關常識,通過發揮患者家屬的重要作用,實現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及社會人際關系。并且家屬通過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還能為患者的藥物管理工作提供幫助,保證患者能按時服藥?;颊呒覍偻ㄟ^加強對患者病情變化以及藥物副反應的觀察,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現自殺,自殘等各種不良行為,還能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患者家屬對患者的進步進行積極的鼓勵以及肯定,這對患者抑郁癥狀的改善具有重要幫助。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抑郁狀態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評估,其中量表滿分為68分,分數小于7分表明患者無抑郁情況,分數超過7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狀態越嚴重。
應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在患者出院期間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表滿分為100分,根據患者的調查表分數可以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三個維度,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70分到90分為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檢驗和計算患者計數資料之間的數據差異,如性別、百分比等,平均年齡、病程數據比較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狀態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前抑郁狀態與對照組相比未發現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抑郁狀態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狀態比較(

組別 | n | 護理前 | 護理后 |
對照組 | 31 | 24.1±4.4 | 12.9±2.1 |
觀察組 | 31 | 23.8±4.6 | 8.7±1.6 |
t值 | 0.262 | 8.858 | |
P值 | 0.794 | 0.000 |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組別 | n | 非常滿意 | 滿意 | 不滿意 | 護理滿意度 |
觀察組 | 31 | 19 | 10 | 2 | 93.55 |
對照組 | 31 | 14 | 8 | 9 | 70.97 |
X2 | 5.415 | ||||
P值 | 0.020 |
抑郁癥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之一,這一疾病主要會對患者的情感以及心境造成改變,并且會對患者的認知以及人際關系造成不良影?;颊咴谂R床治療中通常會表現出心情低落、興趣缺乏等臨床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較為強激烈的自殺傾向,這將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影響[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加劇,臨床上各種老年疾病的人數逐年提升,由于各種老年疾病影響會導致老年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情況,并且假如未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治療,將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從而出現嚴重的抑郁情況?;颊咴谥委熤杏捎趯σ钟舭Y這一疾病缺乏準確認知,所以就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認知性心理護理,在加強患者認知的基礎上對患者消極、抑郁的心態進行調整,這對提升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價值[4]。
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在應用中,通過加強患者的安全護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輕生的念頭的滋生,從而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地進行有效保護。通過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種負面情緒[5]。在患者護理中通過加強對患者的營養以及用藥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避免出現漏藥以及私自停藥現象,這對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具有重要價值。最后通過加強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可充分發揮患者家屬的重要價值,有效提升護理效果[6]。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抑郁狀態改善以及護理滿意度提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以及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應用認知性心理護理進行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患者的抑郁狀態改善效果更加明顯,護理滿意度更高,臨床應用效果更加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敖玉,王剛,曲健.認知性心理護理模式在老年抑郁癥患者中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8):42-44.
[2]王曉琳,鄒妍,王曰萍.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心理月刊,2021,16(19):34-35+115.
[3]楊愛煥.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中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9):47-48.
[4]顏秋燕.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中的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3):157-159.
[5]馬利平.認知性心理護理應用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0):105-106.
[6]李冬華.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6):82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