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內科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

                                            2022-09-13 15:14 編輯
                                            豐霞,1978.11,漢,女,山東臨沂,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小兒內科,
                                             
                                            兒內科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觀察
                                             
                                            豐霞   李筠
                                            臨沂市蘭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臨沂市蘭山區人民醫院兒內科,  山東臨沂 276000
                                            通訊作者:李筠,1979.03,漢,女,山東臨沂,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兒內科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發育過程中接受早期綜合發展指導的作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9年5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間就診于我院的80例嬰幼兒進行研究,根據服務順序奇偶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兒內科服務,40例)與試驗組(早期綜合發展指導,40例),從智力、體格、疾病發生次數判斷小兒發育病況,并調查家屬對于保健服務的滿意度。結果: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智力發育水平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體格發育水平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疾病發生次數低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家屬對于保健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小兒發育過程中提供早期綜合發展指導,能夠提高其智力、體格發育水平,降低其疾病發生次數,讓家屬對于兒童保健服務更加滿意。
                                            【關鍵詞】小兒發育;體格發育;智力發育;嬰幼兒時期
                                             
                                            嬰兒幼兒時期是指3歲以下兒童,也有研究將其擴大到6歲以下。臨床認為嬰幼兒時期是發育的黃金時期,關系到其智力、體格發育水平,會對嬰幼兒未來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1~2]。研究指出嬰幼兒發育具有一定規律,不同階段進入到不同水平,但嬰幼兒會出現發展差異,主要與其發育水平不同[3~4]。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指導是基于嬰幼兒發展規律的保健服務措施,能夠通過有效的發育干預措施,讓嬰幼兒達到最佳發育狀態[5~6]?;诖?,選擇我院2019年5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間就診于我院的80例嬰幼兒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5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間就診于我院的80例嬰幼兒進行研究,根據服務順序奇偶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兒內科服務,40例)與試驗組(早期綜合發展指導,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月齡0~19個月,平均月齡(11.07±2.21)個月。試驗組,男26例,女14例,月齡0~19個月,平均月齡(11.10±2.34)個月。對照組與試驗組基線資料無明顯組間差異,P>0.05,符合此次兒童保健研究要求。
                                            納入標準:(1)持續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務;(2)所有嬰幼兒家屬知情同意此次保健服務研究內容,能夠主動配合;(3)當地常住居民。
                                            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研究者;(2)隨訪期間失聯;(3)合并先天性疾??;(4)合并傳染病。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常規兒內科服務,40例):(1)告知所有嬰幼兒家屬在我院建冊,并定期接受保健服務;(2)要求嬰幼兒定期到我院檢查,觀察嬰幼兒發育情況;(3)保健服務人員結合嬰幼兒生長發育水平、年齡給予針對性的保健服務建議,并告知發育落后的嬰幼兒家屬盡早帶領其到上級醫院進行更加詳細地檢查,必要時接受專業康復措施;(4)為嬰幼兒家屬發放我院印制的嬰幼兒發育健康知識手冊,指導家屬觀察嬰幼兒發育情況,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培養良好的習慣;(5)告知嬰幼兒家屬如果有疑問,可以及時到我院接受檢查。
                                            試驗組(早期綜合發展指導,40例):
                                                建立手冊:(1)對保健服務的嬰幼兒進行評估,掌握其智力、運動能力發育水平,為后期保健服務方案制定提供依據,并且能夠追蹤嬰幼兒發育情況,以便針對性開展服務措施,能夠及時發現落后發育兒童,強化保健服務強度;(2)定期對嬰幼兒進行隨訪,通過上門、電話、網絡隨訪,進一步了解嬰幼兒的發育及生活情況,豐富手冊信息內容,保障及時更新。
                                                喂養指導:(1)通過營養水平量表、體重測量等掌握嬰幼兒喂養情況;(2)告知嬰幼兒家長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輔食添加方式、嬰幼兒普餐方法,為其方法分階段飲食健康指導手冊,并詳細告知飲食種類及烹飪方式;(3)對于營養不佳的嬰幼兒,則應該邀請營養師參與到干預過程,為其專門制定飲食方案,保障嬰幼兒發育的營養需求。
                                            智力干預:(1)動作方面:在院內常規干預活動基礎上,保健人員可以引導家屬學習簡單的干預方法,如聽覺刺激法、視覺刺激法、運動被動及主動活動;(2)語言方面:可以先進行簡單的追聲訓練,幫助嬰幼兒注意保健人員的發生,利用小禮物吸引其模仿保健人員,開發其語言潛能。同時,保健人員為家屬設置保健作業,讓其居家時根據保健人員的要求干預嬰幼兒的語言;(3)社交方面:多與嬰幼兒進行語言互動,通過其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語言刺激,并構建同齡語言交流環境,讓其通過嬰幼兒的交流互動培養其社交能力。
                                            大運動及精細干預:(1)保健人員定期對嬰幼兒的大運動及精細水平進行判斷;(2)根據嬰幼兒的水平情況設計針對性的保健方案,安排嬰幼兒進行大運動及精細干預;(3)訓練內容主要以感統內容為主,并安排串珠子、擺卡片等活動,提高嬰幼兒的運動能力。
                                            1.3研究指標
                                                智力發育:(1)適應性;(2)運動;(3)精細動作;(4)語言;(5)社交。
                                            體格發育:(1)體質量;(2)身長;(3)頭圍。
                                            疾病發生次數:(1)呼吸道感染;(2)腹瀉。
                                            滿意度:(1)不滿意:<50分;(2)一般50~70分;(3)滿意>70分。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6.0軟件整理所有嬰幼兒在研究中涉及的數據指標。計量資料(體格發育、智力發育)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疾病發生次數、滿意度)用[n(%)]表示,行卡方檢驗。若檢驗中P<0.05,則表示嬰幼兒研究數據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智力發育
                                            指導開展前,試驗組嬰幼兒智力發育水平與對照組嬰幼兒組間差異并不明顯(P>0.05);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智力發育水平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
                                            表1:智力發育組間對比結果()分

                                            組別 例數 發育前 發育后
                                            適應性 運動 精細動作 語言 社交 適應性 運動 精細動作 語言 社交
                                            指導開展前 40 74.12±3.71 82.16±3.05 82.12±4.16 80.09±3.16 79.12±2.16 92.06±3.19 91.15±3.06 89.12±2.07 90.39±2.17 90.17±0.11
                                            指導結束后 40 74.13±3.70 82.17±3.04 82.35±4.36 80.10±3.15 79.11±2.06 97.18±2.11 94.12±3.12 94.03±1.71 96.17±1.57 94.17±0.21
                                            t   0.0120 0.01468 0.2413 0.0141 0.0211 8.4665 4.2982 11.5657 13.6484 106.71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體格發育
                                            指導開展前,試驗組嬰幼兒體格發育水平與對照組嬰幼兒組間差異并不明顯(P>0.05);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體格發育水平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
                                            表2:體格發育()分

                                            組別 例數 發育前 發育后
                                            體質量(kg) 身長(cm) 頭圍(cm) 體質量(kg) 身長(cm) 頭圍(cm)
                                            指導開展前 40 6.02±0.41 61.02±0.36 40.15±0.15 9.02±0.11 71.03±0.16 41.12±0.16
                                            指導結束后 40 6.02±0.42 61.01±0.41 40.14±0.16 9.54±0.13 74.16±0.21 46.09±0.34
                                            t   0.0000 0.1159 0.2883 19.3123 74.9821 83.650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3疾病發生次數
                                            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疾病發生次數低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3。
                                            表3:疾病發生次數()次

                                            組別 例數 呼吸道感染 腹瀉
                                            指導開展前 40 2.11±0.11 2.64±0.24
                                            指導結束后 40 1.12±0.03 1.14±0.16
                                            t   54.9153 32.8896
                                            P   <0.05 <0.05
                                             
                                            3.4滿意度
                                            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家屬對于保健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4。
                                            表4:滿意度[n例(%)]

                                            組別 例數 不滿意 一般 滿意
                                            指導開展前 40 2(5.00%) 8(20.00%) 30(75.00%)
                                            指導結束后 40 0(0.00%) 2(5.00%) 38(95.00%)
                                            /2       6.2745
                                            P       <0.05
                                             
                                            3 討論
                                                嬰幼兒發育過程中遺傳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后天教育、基因、環境會對其心理、生理等各個方面造成影響[7]。嬰幼兒時期其大腦快速發育,如果能夠給予良性刺激,能夠加快其發育速度,改善嬰幼兒發育狀況[8]。尤其對于發育遲緩等特殊發育的嬰幼兒,如果能夠在嬰幼兒時期積極進行干預,可以追趕正常發育的兒童[9]。兒童保健服務是我國基層醫院開展的重要服務內容,服務重點對象為兒童,主要關注其生長發育情況[10]。目前,我國兒童保健主要針對三個方面進行干預,對嬰幼兒進行直接干預,對嬰幼兒家長進行引導,依靠社會服務機構進行輔助干預,從而提高嬰幼兒的發育水平[11]。有研究指出,我國保健服務工作體系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但在工作細致程度上仍然與西方國家有差距[12]。常規保健護理服務形式家屬參與較少,主要以醫療服務機構為核心開展各項活動,這種保健服務形式家屬很難深度參與到其中,對于保健服務的理解也十分有限[13]。優質保健服務認識到其工作開展價值,關注到嬰幼兒發育中家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與作用,調動嬰幼兒家長參與到保健服務中,可以提升保健服務的時效性與契合性,讓其嬰幼兒居家期間也能夠得到充分訓練[14]。多項研究認為,在嬰幼兒保健服務中心采用優質保健服務形式效果更好,可以最大化發揮保健服務作用價值,深度調動嬰幼兒家長參與其中,加快嬰幼兒發育過程,效果十分顯著[15]。
                                            本次研究可以得知:(1)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智力發育水平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嬰幼兒的智力發育水平受到遺傳、營養、疾病、外界干預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優質的兒童保健能夠根據嬰幼兒個人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并從飲食、生活、行為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介入,提升兒童保健效果[16];(2)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體格發育水平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嬰幼兒體格發育水平與營養水平、發育速度、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有研究指出,嬰幼兒體格發育中與其生長發育刺激、營養健康狀況等有關,優質保健服務能夠給予家屬正確的營養干預,并根據指導要求鍛煉嬰幼兒,所以可以快速提高嬰幼兒體格發育水平;(3)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疾病發生次數低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優質保健服務能夠更好地干預新生兒發育、成長,使其快于同齡嬰幼兒,并且有效提高嬰幼兒身體免疫能力,減少其疾病發作次數[17];(4)指導結束后,試驗組嬰幼兒家屬對于保健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嬰幼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常規保健服務雖然也強調圍繞嬰幼兒,引導家長參與保健中,但可以發現開展方法泛化,嬰幼兒家長參與度不高,而開展的保健服務也很難與其相適配。相比較之下優質保健服務效果更好,主要優勢體現在保健方案的實用性、全面性,讓嬰幼兒家屬共同配合干預,并且能夠在嬰幼兒非醫院保健服務時間段自主干預,從而真正提升干預效果[18]。此次研究同周泉發等人研究觀點相一致,均認同兒童保健工作開展后能夠提高嬰幼兒發育水平,改善其身體健康狀況。兒童保健工作開展中需要注意每位嬰幼兒的需求差異性,合理制定干預方案,引導嬰幼兒家屬主動參與到其中,才能夠真正發揮其干預作用。
                                                綜上所述,嬰幼兒發育中采用兒童保健有助于其發育,其中優質保健工作開展后能夠加快對嬰幼兒發育的促進,改善其智力、體格狀況,提高嬰幼兒身體免疫能力,讓家屬對于保健干預工作更加滿意。
                                            參考文獻:
                                            [1] 廖美霞,陳芳,林蔓蔓.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20,15(4):165-167.
                                            [2] 陳禹含. 觀察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2):109-110.
                                            [3] 陳瑜. 兒童保健中早期綜合發展指導的開展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58.
                                            [4] 張平.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醫學信息,2019,32(z1):157-158.
                                            [5] 龍艷.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作用探討[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2):67,69.
                                            [6] 慈淑華,姚晶晶,李翌.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分析[J]. 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51,53.
                                            [7] 時光.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作用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9):88-89.
                                            [8] 周泉發.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效果觀察[J]. 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3):175-176.
                                            [9] 付佳.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養生保健指南,2019(18):370.
                                            [10] 付國梅.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7):135,139.
                                            [11] 龍艷.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作用探討[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2):67,69.
                                            [12] 慈淑華,姚晶晶,李翌.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分析[J]. 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51,53.
                                            [13] 劉振球.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作用探討[J]. 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9):52.
                                            [14] 陳禹含. 觀察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2):109-110.
                                            [15] 鄧永明,譚益軍.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評價[J]. 醫學信息,2018,31(z2):145-146.
                                            [16] 許芳.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4):203-204.
                                            [17] 時光.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作用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9):88-89.
                                            [18] 周泉發. 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效果觀察[J]. 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3):175-176.

                                                                                      小黄片视频男女小穴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