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掃描在脊柱壓縮性骨折中的應用

                                            2022-08-22 10:03 編輯

                                            螺旋CT掃描在脊柱壓縮性骨折中的應用
                                            何運東 鄭孝田通訊作者 張海霞 張君
                                            濟寧市兗州區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 山東濟寧 272100
                                            *通訊作者:鄭孝田
                                            【摘要】目的:討論螺旋CT掃描在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運用情況,剖析其運用效果。方法:按照隨機分組的標準選擇病人,回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診的100例脊柱壓縮性骨折病人的相關醫學資料,所有患者統一均進行螺旋CT掃描和X線檢查,100例患者中女性居多,共71例,男性有29例,患者年齡17-92歲,平均年齡(71.8±2.61)歲,其中骨折部位以L1、T12椎體為主,分別有34例、26例,共占60%,骨折原因:老年骨質疏松為主,有62例,包含部分扭傷,外傷有38例,包含交通事故、高空墜落傷等,對比兩組影像檢查方式確診疾病的準確性。結果:與X線檢查對比,螺旋CT掃描確診脊柱壓縮性骨折準確度顯著高過X線檢查,差別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脊柱壓縮性骨折,確診檢查螺旋CT掃描好于X線檢查,且可以確立骨折的類型。
                                            【關鍵詞】X線;螺旋CT掃描;脊柱壓縮性骨折;確診
                                            當前,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人民的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體量也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問題頻發,其中骨質疏松導致的脊柱壓縮性骨折病人明顯增多。脊柱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生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首先骨質疏松導致脊柱的骨量減少,不慎跌倒成為其主要危險誘因因素,其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既可包含骨折的一般表現,有時也可呈現出根部放射痛等特殊表現,需結合脊柱退行性疾病進行鑒別。骨質疏松的嚴重程度、骨折的嚴重程度及骨折的時期不同,相應患者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此外,伴隨著公共交通等領域的迅速發展,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意外事件導致脊柱壓縮性骨折群體數量不斷增加,脊柱壓縮性骨折主要造成患者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難,部分較重者出現神經功能障礙,甚至截癱、死亡。腰背痛是脊柱壓縮性骨折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本病治療方法包括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保守療法包括臥床休息、藥物鎮痛、支具外固定等;手術療法包括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螺旋CT檢查不僅可以顯示椎體的骨折情況,其形態、程度、穩定性,確定手術指征,還可以顯示有無碎骨片突入于椎管內,清楚顯示骨片在椎管內的位置,從而決定減壓部位,并在后續治療中對骨折病人的治療方案和改進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研究以分析我院接診的100例脊柱壓縮性骨折病人作為臨床研究重點,展開分析X線檢查和螺旋CT掃描在脊柱壓縮性骨折中的檢測價值,給臨床醫師提供重要的影像學診斷參考。匯報如下所示。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材料
                                            回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診的100例脊柱壓縮性骨折病人的相關醫學資料,所有患者統一均進行螺旋CT掃描和X線檢查,100例患者中女性居多,共71例,男性有29例,患者年齡17-92歲,平均年齡(71.8±2.61)歲,其中骨折部位以L1、T12椎體為主,分別有34例、26例,共占60%。骨折原因:老年骨質疏松為主,有62例,包含部分扭傷,外傷有38例,包含交通事故、高空墜落傷等,兩組影像檢查方式確診疾病的準確性。兩組研究對象的骨折原因、年齡、性別對比無明顯差別,具備對比性,無應用統計學數據信息差別(P>0.05)。
                                            列入標準:①病程在1周以內;②經X線和螺旋CT掃描檢查,診斷為脊柱壓縮性骨折的病人。
                                            排除標準:①身患精神疾病,對診斷工作沒法配合的病人;②不肯開展X線和螺旋CT掃描檢查診斷的病人。
                                            1.2研究思路:
                                            全部患者均進行X線檢查和螺旋CT掃描。首先采用 X 線檢查:常規采取側位和前后位攝片,通過 X 線初步檢查確診患者受損部位和損傷范圍。然后采用螺旋CT檢查:機器設備采用GE Optima CT660,通常采用CT側位掃描片作定位,薄層連續掃描,層距5mm,層厚5mm,范圍要包括受累椎體的上下各一個椎體水平。通過由螺旋CT對受損患者進行掃描,任意一個角度旋轉即可觀察,通過自動定位成像選擇所感興趣的區域,進行三維薄成像層掃描。以冠狀位、矢狀位或任意位進行成像,以立體投影圖像顯示檢測結果,并在SSD立體成像的技術基礎上經過圖形透視投影處理最終獲得MIP立體圖像。
                                            1.3觀察指標:
                                            對比病人脊柱壓縮性骨折診斷準確性及骨折部位及骨折損傷狀況等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22.0對此次研究取得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偏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用χ2檢驗,當統計分析偏差誤差P<0.05時,表明差別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論
                                            2.1兩組檢查后準確度的對比:
                                            以手術診斷為金標準,螺旋CT掃描組疾病診斷結論準確度為100例(100.0%),顯著高過X線檢查組的63例(63.00%),差別具備關鍵統計學意義(χ2=   45.399 ,P=0.000)。
                                            表1: 2組檢查后準確度的對比(N,%)
                                            組別 例數 診出例數 準確率
                                            X線 100 63 63.00%
                                            螺旋CT 100 100 100%
                                            Χ2     45.399
                                            P值     0.000
                                             2.2脊柱骨折的分類、原因及影像學表現
                                            2.2.1脊柱骨折的分類
                                            按脊柱損傷的受傷脊柱分類,包括屈曲壓縮(最常見,約占90%以上)、屈曲分離損傷、垂直壓縮、旋轉及側屈、伸展損傷等。按脊柱損傷的部位分類,包括棘突骨折、關節突骨折、橫突骨折、椎體骨折及骨折脫位等。按骨折形態分類,臨床最常采用方法,包括壓縮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脫位、脫位等。按脊柱穩定性分類,包括穩定骨折與不穩定骨折。
                                            2.2.2胸腰段脊柱骨折易發生的原因
                                            胸腰段椎體結構有三個特點,一是活動的腰椎與固定的胸椎之間的轉換點,軀體活動應力易集中于此;二是胸椎生理后突與腰椎生理前突的銜接點,肩背負重應力易集中于此;三是關節突關節面放入朝向在胸腰段移行。實驗研究表明,小關節由冠狀面轉變為矢狀面處,易遭受旋轉負載的破壞。胸腰段脊柱在結構上的三個特點,構成胸腰段脊柱損傷發生率高的內在因素。
                                            2.2.3脊柱骨質疏松性骨折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性骨折(或稱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顒又屑窗l生的骨折,骨質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見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質疏松癥的最嚴重后果。骨質疏松性骨折最常見的是椎體骨折。有研究表示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歲以后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6%。
                                            2.2.4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表現
                                            壓縮或楔形骨折:以胸腰段最常見,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48%。損傷機制為脊柱過屈,引起前柱的壓縮。影像學表現為椎體受壓變形呈楔形,前緣壓縮明顯,椎體前緣和兩側緣骨皮質中斷、成角、嵌入或皺褶,椎體內出現骨小梁斷裂、嵌插形成的致密骨折線。X線和CT均可診斷。
                                            爆裂性骨折:損傷機制為椎體的軸向壓縮,形成上和(或)下部終板粉碎骨折。影像學表現為椎體的前中柱都受累,并有骨碎片突入椎管內,同時也可有椎板骨折,椎弓間距加大。一般需要CT診斷。
                                            骨折脫位:可引起神經受損,受損機制為屈曲加旋轉和剪力,三柱都有損傷。X線顯示椎體脫位、關節突絞鎖,常伴骨折。CT對顯示關節突的位置很有價值。MRI顯示椎體的移位情況、椎管狹窄情況最佳。
                                            2.2.5MRI影像表現
                                            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MRI檢查現在廣泛應用于脊柱疾病中并在診斷脊柱壓縮性骨折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MRI無輻射,組織對比對高,可較X線平片和CT更敏感地顯示骨髓早期改變,并可用于顯示骨髓水腫,在顯示細微骨折以及與骨腫瘤和感染的鑒別方面有獨特優勢。成像序列應包括短T1反轉恢復技術或脂肪飽和T2加權成像,因這些序列對現實骨髓或軟組織水腫最為敏感;而T1加權和T2加權成像用于顯示解剖及可能的病理情況。急性骨折時,在MR影像上常表現為T1WI低信號、STIR高信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恢復正常。  
                                            3.討論
                                            隨著交通出行的便捷和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無論是年青人還是老年人,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逐漸增加,其發病原因包括有外傷、骨質疏松、腫瘤性病變等[1]。脊椎壓縮性骨折一方面易發于意外事故,高處墜落、車禍事故或急劇強勁外力均可導致脊椎骨骼變形,嚴重者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假如誤診,會導致其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和死亡率明顯增加;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骨質開始稀疏,即便外力作用不是很大也非常容易出現骨折現象,而且老年人的疼痛感閾值低,一旦發生壓縮骨折,痛疼不顯著或癥狀產生都將造成延遲。因此,老年人發生跌倒或外物碰撞時需要高度重視,辨明是否產生壓縮骨折情況,并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脊柱骨折的早期癥狀不顯著,加之其較強的隱蔽性(因為發生骨折時多伴隨其它癥狀,例如痛疼、神經損傷等,這些癥狀都會掩蓋脊柱壓縮性骨折),非常容易在確診之初出現漏診的情況。早期的影像檢查可以明確是否產生骨折,隨后可以依據病人狀況采取相應的治療對策以避免病情的加劇。因此,選擇合適的檢查對病人的確診和有效治療十分重要。
                                            目前臨床上疑似有骨折的患者,檢查方法中首先想到的是X線平片,X線檢查不僅費用較低,病人接受度相對較高,而且在一般骨折檢查中具有較好的診斷效果;不過,這種檢查在深度檢查上存在不足,如難以發現隱匿性病灶,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螺旋CT是診斷脊柱骨性損傷及腫瘤的終極影像學技術,在創傷性脊柱損傷的診斷中起關鍵作用[2]。CT顯示脊柱骨折優于X線平片,敏感度高達94%-100%,而傳統X線平片僅為33%-73%;CT也優于磁共振成像,尤其是骨折位于脊柱后柱時,能對骨折的準確部位、大小、累及范圍等進行準確的描述。此次研究表明,螺旋CT掃描組疾病診斷結論準確度為100例(100.0%),顯著高過X線檢查組的63例(63.00%),差別具備關鍵統計學意義(χ2=45.399,P=0.000)。近年來,隨著螺旋CT技術的快速發展,其三維重建技術和后處理功能可進一步提高圖像清晰度和準確性,這有利于醫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從而為臨床制定合理治療計劃提供參考[3-5]。
                                            綜上所述,脊柱壓縮性骨折采用螺旋CT掃描檢查,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值得廣泛運用開展[6-8]。對于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診斷,X線平片和螺旋CT都可以作為常規檢查手段。雖然基本診斷方法仍然是X線檢查,但在診斷率方面,螺旋CT顯著優于X線,因此只有通過兩者的緊密結合,才能為患者提供全面而準確的判斷[9-12]。
                                             
                                            參考文獻
                                            [1] 張海濱.雙源CT掃描診斷脊柱骨折的影像學特征及臨床價值研究[J].當代醫學.2021,(4).149~151.
                                            [2] 黃威平,夏冠鋒.多層螺旋CT與放射DR平片在脊柱骨折的診斷價值分析[J].黑龍江醫藥.2021,(2).419~421.
                                            [3] 蔡碧紅,湯文韜,劉冬雄.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脊柱壓縮性骨折內固定術中的應用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1).77~78.
                                            [4]吳有國.多層螺旋CT在脊柱骨折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甘肅科技,2019,35(18):136-138.
                                            [5]王佳賓.多層螺旋CT與放射DR平片在脊柱骨折中的診斷價值探討[J].醫藥論壇雜志,2021,42(17):140-143.
                                            [6] Che M, Wang Y, Zhao Y, Zhang S, Yu J, Gong W, Zhang D, Liu 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New Type of Spin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rthop Surg. 2022 Mar;14(3):577-586.
                                            [7] Zhang D, Wu Y, Luo S, Wang F, Li L. Characteristics of Lumbar Bone Density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Subjects: A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T-Scores Determined by the DEXA Scan and Hounsfield Units from CT. J Healthc Eng. 2021 Dec 16;2021:5443457.
                                            [8] 李輝.骨質疏松和轉移瘤致脊柱壓縮性骨折的低場MRI鑒別診斷探索[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13).139-140.
                                            [9] 包雪梅,王群.磁共振成像技術用于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的鑒別診斷價值[J].浙江創傷外科.2019,(5).1048-1049.
                                            [10] Pickhardt PJ, Pooler BD, Lauder T, del Rio AM, Bruce RJ, Binkley N.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for osteoporosis using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obtained for other indications. Ann Intern Med. 2013 Apr 16;158(8):588-95.
                                            [11] Brown CV, Antevil JL, Sise MJ, Sack D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fractures: its time has come. J Trauma. 2005 May;58(5):890-5; discussion 895-6.
                                            [12]鄭曙.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21):152-153.
                                                                                      小黄片视频男女小穴穴